中國自2001年聚羧酸外加劑產品首先應用于上海磁懸浮工程以來,短短6-7年時間聚羧酸外加劑從技術與市場規模來看發展非常迅速。從近幾年來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發展和應用特點來看,目前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應用趨勢是從過去的重大工程重點部位的應用向一般重大工程、普通工程應用,由高強度等級、特殊功能混凝土逐步向普通混凝土中應用發展。目前,幾乎所有國家重大、重點工程中,尤其在水利、水電、水工、海工、橋梁等工程中廣泛使用。
上海磁懸浮列車軌道梁(低變形混凝土),金茂大廈、環球金融廣場(超高層建筑),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海洋環境,高性能混凝土),廣州珠江大橋、蘇通大橋(清水混凝土)等等,還有三峽工程、龍灘水電站、小灣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錦屏水電站等,大小洋山港工程、寧波北倫港二期工程、蘇通大橋、杭州灣大橋、東海大橋、磁懸浮工程等等。從2006年開始主要得益于“十一五”中國高速鐵路工程項目,中國的鐵路建設,尤其是多條高速鐵路的開工,給聚羧酸外加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為聚羧酸外加劑的推廣使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鍥機,對中國混凝土外加劑產品的更新換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目前,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應用已從過去的重大工程重點部位到現在的一般重點工程、普通工程重點部位,聚羧酸系減水劑取代傳統萘系減水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行業生產規模及增長速度快,優勢企業50余家進入鐵道部論證,但有近1/3無業績,***低價競標原則,20%摻量1.0%,售價接近成本價,棄標企業現象不少;產品高中低檔,品種全,主導產品性能價格比高,相同價格性能好,相同性能價格低。生產企業分3類:(1)外加劑廠的生產規模5000~10000噸聚羧酸系減水劑,增長速度***快,質量無保證,多數無銷路或嘗試,簡單技術儲備;(2)10000噸以上,多數產能過剩,質量一般,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弱;(3)20000噸以上,市場能力強,有一定技術力量,質量較好,收購技術自主改進,但技術更新慢,往往落后,抗倒閉風險仍然較弱。未來幾年聚羧酸系減水劑用量增加,萘系減水劑減少,但行業聚羧酸系減水劑產量增加趨勢變緩,估計2009年100萬噸,而2010年產120萬噸。
產業地區分布情況與經濟發達程度有關,沿海地區生產廠家較多,一些從事生產安裝、技術轉讓的企業無技術革新,在設備方面略有調整,目前不會生產或沒有生產設備的外加劑企業多數計劃上馬,主要目的裝門面,很容易達到平均技術水平,不太實用。
行業生產所面臨的幾個問題如下:
1、原材料價格通漲,產品價格不漲,利潤薄
2、不規范競爭,壓力大
3、壓帳,3年回收期,
聚羧酸減水劑上游產品為使用環氧乙烷的聚醚,行業認可的主要聚醚廠家包括遼寧科隆、奧克、佳化、吉林眾鑫、上海臺界;浙江皇馬;江蘇海安、山東博克,韓國湖南石化,價格差異較小,性能差異大,但趨勢是原料供應商廠家增多,產品種類與性能差別縮小,聚羧酸減水劑替代傳統萘系減水劑產品越來越多,由于低碳經濟社會要求,工業萘原材料供應短缺,萘系減水劑生產成本偏高,產品性能不足,其主要優勢在于應用技術成熟,總成本低。